内乡县作为南水北调汇水区,为确保水源地涵养区水质,内乡县岞𪨰镇彭营村成立了女子护水队,她们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爱护水源、保护环境的同时,依托当地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这几天,内乡县岞𪨰镇彭营村女子护水队队长孙小英正在忙着把刚采收的红薯制作成粉条,因为临近“双节”,加上品质上乘,所以这些粉条早早的就被预订出去了。
孙小英骄傲道:“因为咱种的是生态红薯,做出来的粉条好吃健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一斤能卖个13块钱。”
孙小英曾是岞𪨰镇彭营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在党的好政策帮扶下脱了贫。彭营村距离丹江口水库直线距离只有六公里,彭营村内的紫气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汇水区的一条支流,她便萌生了成立护水队的想法,为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上贡献一份力量。她号召村里的留守妇女自发组成女子护水队,并主动担任护水队队长,对紫气河进行严格的日常管护。女子护水队在主动守护紫气河水生态的同时,依托优良的水质发展无公害红薯、南瓜、金银花等库区绿色产业,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又涵养了水源。紫气河优良的水质也提升了红薯的品质,今年红薯再次获得丰收。
孙小英说:“我们在种红薯、金银花、南瓜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是绿色无公害的,这样的话即保护水质,也不愁没有市场。”
目前,女子护水队种植红薯100余亩,生产的纯手工红薯粉条年纯收入达15万元,南瓜50余亩,金银花20余亩,带动20余名群众务工,正成为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探索。
岞𪨰镇彭营村党支部书记彭红帆表示:“下一步,彭营村将继续支持护水队做好公益事业,不断挖掘彭营村生态资源优势,走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