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下午,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公益林植物信息库建设”项目成果进行评审。评审组由宝天曼管理局、南阳师范学院、河南挺牛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人员组成。
评审会上,评审组听取了项目汇报,认为项目团队在收集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监测周期全面,收集工作基础扎实、物候观测视频及蜡叶标本制作成果可观,一致同意项目可以通过结题验收。南阳师范学院刘宗才教授、周索教授对评审中的80份腊叶植物标本和25种植物物候观测视频进行评定,选出优秀物候观测视频6个和腊叶植物标本9份。
宝天曼保护区生长有维管植物181科941属323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6种,植物种类繁多,素有“中原物种宝库”之称。“公益林植物信息库建设”是宝天曼管理局在智慧化建设中,为完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物候观测及植物标本信息而开展的长期项目,该项目能够针对性监测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及生长变化过程,确保珍稀植物在物候期达到监测全覆盖,科学掌握物种与环境变化的生长规律,为持续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珍稀濒危物种拯救繁育以及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项目评审验收,进一步丰富了宝天曼智慧信息库关于植物标本,以及相关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料,推动宝天曼加快建成重要植物生境数据库,成为南阳地区生物多样性展示平台,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助推南阳市乃至河南省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县融媒体中心特约记者 张会萍)